關於文章訂閱
文章 >我的第一家新創公司Rimo (4) (July 01, 2024)
English | 中文

我的第一家新創公司Rimo (4)

簡報提案(Pitch)競賽
July 01, 2024

參加簡報提案競賽 |800|600參加簡報提案競賽

[ 這一系列文章是關於我的新創公司Rimo,從點子發想、招募團隊、樣品機生產到資金募集。 ]

我也試著找天使投資,參加了一些可以給簡報提案(Pitch)的活動,這些活動通常都會邀請一些天使投資人當評審,而我們這些要錢的新創老闆就會輪番上台演講,試圖打動台下的有錢人。台下的評審也不盡是天使投資人,有些評審更像是贊助商,只是來宣傳自己的東西。不管是報告人還是評審,參與活動的都有強烈的目的,都是想從活動中獲得東西。最早參加的一次活動意外得到了簡報提案的第二名,得獎當下有那麼幾分鐘以為以後平步青雲,財源滾滾來,結過獎品是贊助商的折價卷,可以在贊助商的新創諮商平台打五折。頒獎典禮上贊助商老闆滔滔不絕地介紹了自家的公司,在台上罰站的我才發現原來是參加了別人的宣傳活動啊。還有一次線上報告,得到了一位天使投資人大力讚賞,認為Rimo具有潛力,邀請我會後繼續商討。被肯定當下有那麼幾分鐘以為以後平步青雲,財源滾滾來,結果原來對方對Rimo其實興趣不大,只是要我跟我團隊上的一個女性共同創辦人說,如果她還在學校,可以申請她所創辦的在學女性創業家基金。

當然也有意義的反饋跟意見,好幾次的簡報提案後發現許多投資人的反饋都是,Rimo如果賣得很好,那下一步是什麼?投資人想要看到的是可以規模化(scale)的點子,可以用砸錢的方式讓營業額快速成長,會不會賺錢沒關係,但要成長快速,才能在未來能夠快速脫手,譬如公司被收購或著是IPO等,實現投資回報,也就是尋找未來的獨角獸。他們很難從Rimo看到一個能夠持續成長公司的影子,不覺得Rimo會讓他們有很大的投資回報,更感覺Rimo更像是一個一次性產品,紛紛覺得我們更適合去集資網站,譬如Kickstarter或Indiegogo上集資。

除了天使投資人,還有另一種公司是可以幫忙分擔最初工廠開模費用,但條件是賣出的產品有一部分利潤要回饋給公司。就有點像是出版社,幫忙印刷行銷,但部分版稅要分給出版社。有一年去CES參展回來,就接到了這種公司的電話。對方大概的意思是他的公司在尋找創新產品,秘書把Rimo跟其他CES參展的公司給了他,他挑了幾間覺得有意思的,想要打電話深入了解一下。他問了許多問題,過程還算相談甚歡,但掛了電話之後卻毫無下文。雖然很難知道被拒絕的原因,但其中一個問題後來想想,的確回答得不好。電話裡對方聽完了Rimo的概念後,試探性的問:「哇,這麼厲害的東西,應該很難做吧?」我馬上驕傲地回答:「不會難做!聽起來感覺很複雜,但概念只要知道的話,其實很容易就可以實現了」。要投資一家公司的話,肯定會看他的技術門檻高不高,競爭對手容不容易抄襲。結果聽到我講沒什麼技術含量,完了,賣得好沒生產幾個就被抄走,模具的成本都拿不回來。所以回答問題不能太快,要想想對方問的問題背後有什麼原因,有什麼目的,要以對方的角度想,怎麼樣的公司才是自己會想要投資的。

參加CES簡報提案競賽 |800|600參加CES簡報提案競賽


訂閱阿丹的電子報

科技 & 我的動態